DRIVEN BASE

电装总部启动基于BEV的能源管理系统实证实验,加速碳中和进程

七月. 15, 2024

2024年6月,株式会社电装(以下简称“电装”)在公司总部启动了基于电动车(BEV)的能源管理系统的实证实验,旨在实现汽车移动和办公环境的碳中和目标。

电装以2035年实现碳中和为目标,在“造物(生产制造)”“移动出行产品”“能源回收利用”三个关键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在“能源回收利用”领域,电装致力于开发可在多种社会场景下应用的技术,不仅包括工厂的生产活动和汽车的移动出行,还涵盖了日常的办公环境和家庭生活。

在本次实证中,电装导入了V2X(Vehicle to X)*1系统,该系统可实现车辆与多种物品之间的信息和能源联动,通过智能整合太阳能发电设备(包括远程及本地)与公司内部的BEV*2车辆以及固定蓄电池,系统优化了电力的使用和管理,助力实现电装公司内部的BEV车辆和总部主楼(一座六层的办公建筑)的碳中和目标。

此次导入的V2X系统是电装依托在汽车零部件开发领域积累的控制技术和品质管理经验,独立研发的成果。该系统涵盖了公司内部安装的太阳能发电板、标准充电器、V2H-充放电器、公司内大约20辆BEV车辆以及连接了多台电动车专用蓄电池的固定蓄电池系统(由丰田汽车公司制造)*3,还整合了远程太阳能发电设备。在日间,当太阳能发电产生过剩电力时,这部分电力会被存储在公司的BEV车辆和固定蓄电池中。到了夜间,存储的电力会被释放出来,用于供应主楼的电力需求。从而优化能源的使用效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自给率,为实现更环保的能源管理做出贡献。

· 实证要点
本系统导入了多台公司内部使用的BEV车辆,并通过实证测试,验证了系统在提升BEV车辆使用便利性的同时,也能有效实现系统导入的预期效果。展望未来,电装将继续以实现系统产品化为目标推进开发。在本次实证中,发现了系统的两大优势:

1.电力结构的高效流通
〇  实证中对太阳能发电的发电量和主楼的电力需求进行了预测,在电力过剩时,系统会自动为BEV车辆充电;在电力不足时,则从BEV车辆放电回主楼。
〇  通过将电力供需变化和公司内部车辆预约系统相结合,可实现在BEV车辆未被预约使用时向主楼供电,而在有预约时为车辆充电,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的电力流通结构。
2.BEV充电量的优化管理
〇  传统的BEV充电方法一般是一次性充电至满电状态,如果在满电状态下持续充电,可能会导致锂离子电池劣化,进而削减车辆的续航能力。
〇  实证过程中,将检验V2X系统使用对BEV电池劣化的影响,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效率。

  • 实证实验概要

  • 在电装总部的5号楼前台,设置了实时显示电力自给率和供需预测等实证数据的信息展示板

未来,电装将继续提供能够广泛应用于社会多种生活场景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社会层面的碳中和。

注释:
以上图片和内容均来自电装官网:https://www.denso.com/jp/ja/news/newsroom/2024/20240617-01/
*1 V2X(Vehicle to X):指车辆与包括家庭、办公室、工厂、电网等在内的多种实用目标场景(X)之间的连接技术
*2 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指完全依靠电力驱动,不使用汽油或其他化石燃料的电动汽车
*3关于电动汽车专用蓄电池的固定蓄电池系统的开发、实证实验:https://global.toyota/jp/newsroom/corporate/39239637.html